墨子名言
分类:杂文 发布时间:2021-06-16 23:24:34
1.爱人利人者,天必福之;恶人贼人者,天必祸之。……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,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曰:杀不辜者,得不详焉。——《法仪》
2.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。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。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。害人者,人必从而害之。——《兼爱》
3.爱人者必见爱也,而恶人者必见恶也。
4.安危治乱,在上之发政也。则岂可谓有命哉!——《非命》
5.备者,国之重也。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;城者,所以自守也。此三者国之具也。
6.必择所堪,必谨所堪。……故染不可不慎也!——《所染》
7.不党父兄,不偏贵富,不嬖颜色。
8.不义不富,不义不贵,不义不亲,不义不近。——《尚贤》
9.仓无备粟,不可以待凶饥。库无备兵,不能征无义。城郭不备完,不可以自守。心无备虑,不可以应卒。……故备者,国之重也;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;城者,所以自守业。此三者,国之具也。——《七患》
10.钓者之恭,非为鱼赐也;饵鼠以虫,非爱之也。——《鲁问》
11.夫义,天下之大器也,何以视人必强为之?——《公孟》
12.富贵者奢侈,孤寡者冻馁。——《辞过》
13.甘瓜苦蒂,天下物无全美。
14.甘井近竭,招木近伐,灵龟近灼,神蛇近暴。
15.高予之爵,重予之禄,任之以事,断予之令。——《尚贤》
16.苟有上说之者,劝之以赏誉,威之以刑罚,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,譬之犹火之就上,水之就下也,不可防止于天下。
17.古者有语:谋而不得,则以往知来,以见知隐。
18.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,其所富,其所贵,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、无故富贵、面目美好者也。
19.故大人之务,将在于众贤而已。
20.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,雪霜雨露不时,五谷不孰,六畜不遂,疾灾戾疫,飘风苦雨,荐臻而至者,此天之降罚也,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。
21.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,垂名于后世者,无他故异物焉,曰: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。
22.故官无常贵,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
23.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,有能刚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
24.归国宝,水若献贤而进士。
25.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。——《尚贤》
26.国之与国之相攻,家之与家之乡篡,人之与人之相贼,君臣不惠忠,父子不慈孝,兄弟不和调,此则天下之害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27.慧者心辩而不繁说,多力而不伐功,此以名誉扬天下。
28.兼相爱,交相利。
29.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——《辞过》
30.江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
31.今天下士君子,中请将欲为仁义,求为上士,上欲中圣王之道,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,故当若节丧之为政,而不可不察此者也。
32.今至大为攻国,则弗知非,从而雀之,谓之义。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?
33.镜于水,见面之容。镜于人,则知吉与凶。——《非攻》
34.举义不辟贫贱,举义不辟亲疏,举义不辟远近。——《尚贤》
35.据财不能分人者,不足与友;守道不笃,遍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,不足与游。——《修身》
36.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
37.君子之道也,贫则见廉,富则见义,生则见爱,死则见哀。.…藏于心者,无以竭爱;动于身者,无以竭尽恭;出于口者,无以竭尽驯。——《修身》
38.库无备兵,虽有义不能征无义。
39.老而无妻子者,有所侍养,以终其寿;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,有所放依,以长其身。
40.力,形之所以奋也。圆,一中同长也。
41.吏不治则乱,农事缓则贫。
42.利人乎即为,不利人乎即止。
43.利之中取大,害之中取小。
44.良弓难张,然可以及高人深;良马难乘,然可以任重致远。
45.埋葬者,人之死利也,夫何独无节于此乎?
46.民力尽于无用,财宝虚以待客。
47.民有三患:饥者不得食,寒者不得衣,劳者不得息。——《非乐》
48.名不可简而成也,誉不可巧而立也,君子以身戴行者也。
49.命者,暴王作之。……执有命者,此天下之厚害也。——《非命》
50.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,则速亡必矣。——《贵义》
51.其友皆好矜奋,创作比周,则家日损,身日危,名日辱。
52.去无用,天下大利也!——《节用》
53.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
54.人不分幼长贵贱,皆天只臣也。
55.仁人之所以为事者,必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,以此为事者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56.若使天下兼相爱,国与国不相攻,家与家不相乱,盗贼无有,君臣父子皆能孝慈,若此,则天下治。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,恶得不禁恶而劝爱?
57.善人赏而暴人罚,则国必治。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,为政若此,国众必乱。——《尚同》
58.善无主于心者不留,行莫辨于身者不立。——《修身》
59.上不听治,刑政必乱;下不从事,衣食之财必不足。——《节葬》
60.上之为政,得下之情则治,不得下之情则乱。——《尚同》
61.尚同,为政之本而治要也。——《尚同》
62.尚贤者,政之本也。——《尚贤》
63.时年岁善,则民仁且良;时年岁凶,则民吝且恶。——《七患》
64.食者,圣人之所宝也。国无三年之食者,国非其国也。家无三年之食者,子非其子也。——《七患》
65.食者国之宝也,兵者国之爪也。
66.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
67.世俗之君子,视义士不若负粟者。——《贵义》
68.顺天意者,义政也;反天意者,力政也。——《天志》
69.虽天亦不辨贫富、贵贱、远迩、亲疏,贤者举而尚之,不肖者抑而废之。
70.所为巧,利于人谓之巧,不利于人谓之拙。——《鲁问》
71.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。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,无有也。——《法仪》
72.天下兼相爱则治,交相恶则乱。——《兼爱》
73.天下有义则生,无义则死;有义则富,无义则贫;有义则治,无义则乱。——《天志》
74.天下之人皆不相爱,强必执弱,富必侮贫,贵必傲贱,诈必欺愚。凡天下祸篡怨恨,其所以起着,以不相爱生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75.天之行广而无私,其施厚而不德,其明久而不衰,故圣王法之。
76.听其言,迹其行,察其所能而慎予官。
77.万事莫贵于义。——《贵义》
78.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偏。其直若矢,其易若砥。君子之所履,小人之所视。
79.无不让也,不可,说在殆。
80.贤者举而上之,不肖者抑而废之。
81.心无备虑,不可以应卒。
82.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
83.言则称于汤文,行则譬于狗豨。
84.衣食者,人之生利也,然且犹尚有节;葬埋者,人之死利也,夫何独无节于此乎。——《节葬》
85.以德就列,以官服事,以劳殿赏,量功而分禄。故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举公义,辟私怨,此若言之谓也。
86.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,欲国无乱不可得也。——《辞过》
87.原浊者流不清,行不信者名必秏(hao)。——《修身》
88.争一言以相杀,是贵义于其身也。——《贵义》
89.志不强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——《修身》
90.治于神者,众人不知其功;争于明者,众人知之。
91.诌谀在侧,善议障塞,则国危矣。
92.子不能治子之身,恶能治国政。
2.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。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。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。害人者,人必从而害之。——《兼爱》
3.爱人者必见爱也,而恶人者必见恶也。
4.安危治乱,在上之发政也。则岂可谓有命哉!——《非命》
5.备者,国之重也。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;城者,所以自守也。此三者国之具也。
6.必择所堪,必谨所堪。……故染不可不慎也!——《所染》
7.不党父兄,不偏贵富,不嬖颜色。
8.不义不富,不义不贵,不义不亲,不义不近。——《尚贤》
9.仓无备粟,不可以待凶饥。库无备兵,不能征无义。城郭不备完,不可以自守。心无备虑,不可以应卒。……故备者,国之重也;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;城者,所以自守业。此三者,国之具也。——《七患》
10.钓者之恭,非为鱼赐也;饵鼠以虫,非爱之也。——《鲁问》
11.夫义,天下之大器也,何以视人必强为之?——《公孟》
12.富贵者奢侈,孤寡者冻馁。——《辞过》
13.甘瓜苦蒂,天下物无全美。
14.甘井近竭,招木近伐,灵龟近灼,神蛇近暴。
15.高予之爵,重予之禄,任之以事,断予之令。——《尚贤》
16.苟有上说之者,劝之以赏誉,威之以刑罚,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,譬之犹火之就上,水之就下也,不可防止于天下。
17.古者有语:谋而不得,则以往知来,以见知隐。
18.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,其所富,其所贵,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、无故富贵、面目美好者也。
19.故大人之务,将在于众贤而已。
20.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,雪霜雨露不时,五谷不孰,六畜不遂,疾灾戾疫,飘风苦雨,荐臻而至者,此天之降罚也,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。
21.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,垂名于后世者,无他故异物焉,曰: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。
22.故官无常贵,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
23.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,有能刚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
24.归国宝,水若献贤而进士。
25.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。——《尚贤》
26.国之与国之相攻,家之与家之乡篡,人之与人之相贼,君臣不惠忠,父子不慈孝,兄弟不和调,此则天下之害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27.慧者心辩而不繁说,多力而不伐功,此以名誉扬天下。
28.兼相爱,交相利。
29.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——《辞过》
30.江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
31.今天下士君子,中请将欲为仁义,求为上士,上欲中圣王之道,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,故当若节丧之为政,而不可不察此者也。
32.今至大为攻国,则弗知非,从而雀之,谓之义。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?
33.镜于水,见面之容。镜于人,则知吉与凶。——《非攻》
34.举义不辟贫贱,举义不辟亲疏,举义不辟远近。——《尚贤》
35.据财不能分人者,不足与友;守道不笃,遍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,不足与游。——《修身》
36.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
37.君子之道也,贫则见廉,富则见义,生则见爱,死则见哀。.…藏于心者,无以竭爱;动于身者,无以竭尽恭;出于口者,无以竭尽驯。——《修身》
38.库无备兵,虽有义不能征无义。
39.老而无妻子者,有所侍养,以终其寿;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,有所放依,以长其身。
40.力,形之所以奋也。圆,一中同长也。
41.吏不治则乱,农事缓则贫。
42.利人乎即为,不利人乎即止。
43.利之中取大,害之中取小。
44.良弓难张,然可以及高人深;良马难乘,然可以任重致远。
45.埋葬者,人之死利也,夫何独无节于此乎?
46.民力尽于无用,财宝虚以待客。
47.民有三患:饥者不得食,寒者不得衣,劳者不得息。——《非乐》
48.名不可简而成也,誉不可巧而立也,君子以身戴行者也。
49.命者,暴王作之。……执有命者,此天下之厚害也。——《非命》
50.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,则速亡必矣。——《贵义》
51.其友皆好矜奋,创作比周,则家日损,身日危,名日辱。
52.去无用,天下大利也!——《节用》
53.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
54.人不分幼长贵贱,皆天只臣也。
55.仁人之所以为事者,必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,以此为事者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56.若使天下兼相爱,国与国不相攻,家与家不相乱,盗贼无有,君臣父子皆能孝慈,若此,则天下治。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,恶得不禁恶而劝爱?
57.善人赏而暴人罚,则国必治。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,为政若此,国众必乱。——《尚同》
58.善无主于心者不留,行莫辨于身者不立。——《修身》
59.上不听治,刑政必乱;下不从事,衣食之财必不足。——《节葬》
60.上之为政,得下之情则治,不得下之情则乱。——《尚同》
61.尚同,为政之本而治要也。——《尚同》
62.尚贤者,政之本也。——《尚贤》
63.时年岁善,则民仁且良;时年岁凶,则民吝且恶。——《七患》
64.食者,圣人之所宝也。国无三年之食者,国非其国也。家无三年之食者,子非其子也。——《七患》
65.食者国之宝也,兵者国之爪也。
66.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
67.世俗之君子,视义士不若负粟者。——《贵义》
68.顺天意者,义政也;反天意者,力政也。——《天志》
69.虽天亦不辨贫富、贵贱、远迩、亲疏,贤者举而尚之,不肖者抑而废之。
70.所为巧,利于人谓之巧,不利于人谓之拙。——《鲁问》
71.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。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,无有也。——《法仪》
72.天下兼相爱则治,交相恶则乱。——《兼爱》
73.天下有义则生,无义则死;有义则富,无义则贫;有义则治,无义则乱。——《天志》
74.天下之人皆不相爱,强必执弱,富必侮贫,贵必傲贱,诈必欺愚。凡天下祸篡怨恨,其所以起着,以不相爱生也。——《兼爱》
75.天之行广而无私,其施厚而不德,其明久而不衰,故圣王法之。
76.听其言,迹其行,察其所能而慎予官。
77.万事莫贵于义。——《贵义》
78.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偏。其直若矢,其易若砥。君子之所履,小人之所视。
79.无不让也,不可,说在殆。
80.贤者举而上之,不肖者抑而废之。
81.心无备虑,不可以应卒。
82.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
83.言则称于汤文,行则譬于狗豨。
84.衣食者,人之生利也,然且犹尚有节;葬埋者,人之死利也,夫何独无节于此乎。——《节葬》
85.以德就列,以官服事,以劳殿赏,量功而分禄。故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举公义,辟私怨,此若言之谓也。
86.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,欲国无乱不可得也。——《辞过》
87.原浊者流不清,行不信者名必秏(hao)。——《修身》
88.争一言以相杀,是贵义于其身也。——《贵义》
89.志不强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——《修身》
90.治于神者,众人不知其功;争于明者,众人知之。
91.诌谀在侧,善议障塞,则国危矣。
92.子不能治子之身,恶能治国政。